近年來,為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實現綠色發展之路,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變革的法律法規。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為目的,2007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環保總局、電監會、能源辦制定《節能發電調度辦法(試行)》,希望通過改革現行發電調度方式,開展節能發電調度。《節能發電調度辦法(試行)》規定“優先調度可再生發電資源,按機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由低到高排序,依次調用化石類發電資源。”
然而,由于《節能發電調度辦法》未能完全落實,棄光棄風等現象仍然大量存在。與此同時,目前新能源優先發電、全額消納的理念還沒有形成共識,進一步加重了棄光棄風等問題,制約了我國新能源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李河君認為,現階段,我國有必要全面落實《節能發電調度辦法》,完善相關政策,積極推動電力(行情 專區)系統改革,實現新能源優先上網、全額收購,從而促進新能源產業的技術進步和穩步快速發展,使我國新能源產業占據全球領先地位。
李河君認為,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不應是用來彌補電力缺口的補充能源,而應是燃煤火電的替代能源。在全國范圍深化推廣國務院批準試點的《節能發電調度辦法》,實現“任一時刻發電所用的化石燃料消耗最少”,將有利于通過抓住產業結構、能源效率等關鍵環節,健全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新機制,助力建設生態文明的美好家園。
據了解,隨著“十二五”進入第四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費比重從2009年的8%左右提高至2013年的9.8%,然而,若不進一步加大產業支持力度、強化政策激勵措施,距“十二五”規劃提出的2015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費比重達到11.4%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
提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進而實現新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李河君在其新書《中國領先一把——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中國》中認為,“新能源替代”大體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增速替代”,化石能源和新能源絕對數量同時增長,但新能源增速遠遠大于化石能源。第二階段是“增量替代”,在增長的絕對數量上,新能源高于化石能源。第三階段是“主體替代”,不僅新能源消費比重超過化石能源,而且化石能源消費量逐步減少,新能源最終成為主體能源。通過新能源對傳統化石能源量變到質變的替代,從而最終改善能源消耗結構。
黨的十八大為我們描繪了美好的“中國夢”。而光伏革命既是“圓夢中國”的重要內容,又是“圓夢中國”的強大支撐。為實現新能源對傳統化石能源的替代,李河君表示,相信“光伏”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對能源的認知和利用方式,推動“美麗中國”的實現。
相關人士認為,伴隨著太陽能產業的全球整合、新的技術突破、裝備的持續升級,以及歐洲傳統光伏市場的增長放緩,一個新時代———薄膜太陽能電池大規模應用的時代正如旭日般冉冉升起。
李河君說,“高科技+能源”是薄膜太陽能產業的根本特征,技術先進性決定了薄膜產業的命運,也將影響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步伐和能源戰略。我們應抓住時機,盡快提升我國光伏先進技術研發和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搶占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推動光伏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轉變能源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我國由光伏制造大國向研發制造強國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