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現實奔馳SLSAMG純電動版,接著是特斯拉modelS,現在寶馬i8宣布量產以后,電動車的時代已經徐徐逼近。電動車的家族也越來越龐大:本田CR-Z混動、CT200混動、途銳混動等等,還有自主品牌比亞迪-秦。這些廠家都有不同程度試水著電動車市場,這是一個趨勢。筆者對電動車并不感冒,無論它是否真的省油,它的推出是否真的實用性大于其象征意義。當我們耳邊沒有了引擎得轟鳴后,那還剩下什么來調劑速度帶來的快感?
電動車推出的初衷是為了環保,同時也是因為石化能源的終將枯竭。汽車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理應是代步工具,但是人類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本性孵化了賽車。當人們孜孜不倦地追去著速度時,漸漸的發現汽油機高轉速的轟鳴原來是這么刺激人類的神經。但是,當電動機取代了汽油機后,汽車將進入了靜音時代。往后的日子里,也許修車廠負責的動力系統的師傅只是一個電工了。
民用電動車的發展
幾年前,奔馳宣布奔馳SLSAMG純電動版的誕生的時候,我甚至有點不以為然。當時我正在迷戀著馬自達的轉子引擎,那顆結構巧妙的三角轉子,無時無刻不牽動著我的心。但是那輛電動版的奔馳卻依然引起了我關注它的興趣,因為它百公里加速只需要3.9秒!奔馳SLSAMG純電動版。
當時我就震驚了,我從來沒想過電動機可以帶來這樣的速度。雖然它的續航能力并不理想,只有249公里,不過我覺得它出現的象征意義比實際意義更大。大多數人們還在迷戀布加迪把大排量的車做得更快,本田繼續神化低排量自然吸氣的紅頭引擎,馬自達獨自堅持的轉子引擎。其實,與其不斷地降低油耗,重新替汽車選擇一種新能源才是真正長久解決能源和環保問題的辦法。動力猛獸
奔馳SLSAMG純電動版裝載了四臺電動機,總功率達到了552千瓦并且擁有1000牛米的最大扭矩。這是怪獸級別的動力,以至于它的續航只有200多公里。
后來我又聽說了國內的比亞迪公司旗下有了一款較“秦”的混合動力車型,這個消息一開始就引起了我的興趣。因為比亞迪公司是做電池崛起的,在動力源(600405,股吧)這方面,比亞迪有著足夠的發言權。
據說這臺比亞迪的“秦”搭載一臺1.5T發動機,并采用了比亞迪第二代DM雙模技術,可以在純電動和混動這兩種模式之間自由切換。這套混合動力系統的最大輸出功率達到303馬力,匹配了一臺DCT雙離合變速箱,0-100km/h的加速時間僅為5.9秒。
其實后來真正擊中我心的是那臺傳說已久,姍姍來遲的寶馬i8.那充滿科技感的車身,那讓人驚嘆不已的動力,寶馬i8在我看看來足夠完美了。至少相比奔馳SLSAMG純電動版,寶馬i8更具有實用性,它讓我對未來看得更清晰?萍几惺阏孳嚭苊
當然,漂亮的外觀和強勁的原廠馬力并不足以輕易擊中我的心,我真正喜歡上它是因為我看到了它使用了雙叉臂前懸掛。當年裝載紅頭引擎的思域橫行街頭時,就是靠著前后雙叉臂懸掛在彎道上難逢敵手。后來因為引擎艙空間的原因,撤下了雙叉臂,改用了麥弗遜。如今,前面搭載電動機的寶馬i8又用上了雙叉臂懸掛,我似乎看到了雙叉臂前懸掛再次登上彎道王者寶座。
如果街道上終將走滿電動車,那么混合動力車型就起到了過渡這個兩個時代的作用。其實混合動力車型早就有了,其中最為成功的豐田普銳斯銷量非常不錯。只是,筆者覺得加價買了混合動力車型省下來的油費并不能填補購車的差價。所以,沒有一個驚艷的外觀,混合動力車的實際意義并不大,難以說服消費者購買。
電動機的賽車未來
當汽油高性能車逐漸被混合動力汽車或者純電動車取代的時候,賽車場又將會是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當我們懷著對速度的崇拜走進賽車的時候,會發現令自己熱血沸騰的更多是那轟炸一般的引擎聲。但是如果沒有了汽油引擎后,賽車場是否將會變成禮拜堂那樣安靜?雖然車速很快,但是卻再也感受不到彎道里未見車卻已經聽到引擎聲的那種期待。
一輛賽車的改裝重點主要有引擎內部零件、變速箱齒比、避震器和進排氣系統,其中進排氣系統也是為了發揮引擎性能而進行都優化的。其他的包括車身空氣動力套件、輕量化和輪圈等等,這些部分改裝后的效果相對不太明顯。所以,一輛車能夠有多快,主要就看引擎得潛力有多大。而引擎的潛力,就看其“呼吸系統”的結構。所以,現在的的ECU改裝技師的主要工作,就是要琢磨一副引擎的“呼吸系統”。
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本田的i-vtech自然吸氣技術獨步天下,讓當時的1.6L、1.8L的自然吸氣引擎賽車組別全部都讓思域霸占了。當時的人們,全都跑去改思域了,沒人愿意開其他的品牌的車當陪襯。外掛ECU
后來,就是各種ECU品牌跑出來了。到現在為止,國內許多車主都覺得汽車ECU是神秘不可輕易接觸的東西。其實,說白了就只是個控制點火和噴油的程序而已。如果以后電動機取代了汽油機,就再也沒有了空燃比這個詞語了。改裝技師們也許就是個電工而已,電動機也沒有什么潛力可言了。提升引擎性能的零部件排氣尾嘴
也許在以后的汽車里就再也看不到這個零部件了,因為電動車是不需要排氣的。
當電動機完全渠道了汽油機后,普通賽車的改裝就只剩下了避震器和車身的輕量化了。同事告訴我,其實電動機也可以改,就像小時候玩四驅車那樣改馬達的繞線。我細想了一下,似乎有這個可能性。也許,以后的動力改裝技師都會自己制造電動機了吧。即使以后的賽車場會安靜不少,不過人類對速度的追求卻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