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在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經濟峰會關于“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的討論中,ABB集團董事會主席馮恩博表示,中國面臨的城市化形勢很嚴峻,對策是建設智能城市。
“城市化涉及經濟增長、人口增長、基礎設施發展,還有因此造成的污染問題。另外,這也會對人們的生活品質造成影響,也涉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問題!瘪T恩博指出,沒有一個國家不面對城市化發展帶來的挑戰,但是中國在這方面面臨的挑戰是最嚴峻的。
馮恩博說,到2025年,中國有220個城市的人口會超過百萬,而中國90%的GDP會來自這些城市和地區。中國消費的人均能源只有美國的四分之一,但是中國還是要繼續努力保證自己的能源安全。
同時,中國在環境污染方面也面臨很大挑戰。那么,該如何應對呢?“我們需要建設智能城市,這不僅僅需要政治上的決策,還需要技術層面的解決方案。智能城市的建設需要多管齊下。”馮恩博表示,李克強總理幾天前曾經說過,政府要做宏觀工作,而微觀領域要讓市場發揮作用。這非常適合中國的情況。
“所以我們不要僅僅是從政府的角度做自上而下的工作,那樣效率會很低。但也不要僅僅是自下而上,如果僅僅是自下而上的話,效率也會很有限。我們應當把二者結合起來!瘪T恩博說,關于技術層面,舉一些例子,比如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皇家港口項目,完全運用自動化管理,電網智能化,船只可以在港口間直行,這樣可以減少輪船引擎造成的碳排放。這就要求基礎設施來支持這些功能,同時也要考慮到由此增加的成本。一方面基礎設施會增加成本,另一方面減少能源消費會帶來收益,我們要進行取舍,要確保收益大于支出。
還有一個例子,在愛沙尼亞,剛剛建立了全世界首個國家級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這個網絡意味著要有全國性的基礎設施。如果沒有這樣的網絡,車主就不愿意去買電動車,因為他會擔心開出去了沒地方充電。如果基礎設施不夠方便的話,大家就沒有購買電動車的意愿。因此,基礎設施的供應商也必須要預先采取行動,但前提條件是要有足夠規模的電動汽車數量,這樣才會有利可圖。所以,愛沙尼亞政府的做法非常明智,比如減少了行政規劃和相關成本,同時加大了充電設施的密度。
“智能城市意味著可以不斷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同時也可以減少城市化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中國在這方面也面臨一些問題!瘪T恩博表示,中國可以采用高壓直流輸電,這方面中國有很大優勢,其他任何國家都沒有這么大規模嘗試高壓直流輸電。通過高壓直流輸電,有六到十個核電站可以對兩千公里以上的距離輸電。這跟城市化和城市生活緊密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