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逐步下調補貼是大勢所趨,但在當前,過大幅度下調補貼力度將不利于我國光伏業復蘇。
近日,歐盟傳出消息稱,將對進口自我國的光伏產品征收平均稅率為47%的臨時性懲罰關稅。記者采訪發現,由于缺乏相關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目前,我國光伏應用市場啟動速度仍然低于預期,業界期盼相關政策盡快出臺。
業內人士指出,光伏電站建設的投資效益是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但目前我國的光伏電價補貼政策并沒有最終確定,這直接關系到投資者投資光伏電站的積極性。
隨著初裁結果日益臨近,關于歐盟對華光伏產品將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的傳聞早已甚囂塵上,而無論歐盟通過提案的消息是否得到官方確認,按程序目前該提案的正式磋商進程已經啟動,一旦6月5日發布反傾銷初裁決定的正式公告,征稅期將長達5年。
去年11月,歐盟開始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反傾銷立案調查,并下令歐盟海關從3月5日起登記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自此,中國太陽能企業對歐盟的產品出口就進入空前的艱難時期。
今年3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關于完善光伏發電價格政策通知(征詢意見稿)》,把此前每千瓦時1元的標桿電價,按資源分成4個區域分別下調為0.75元、0.85元、0.95元和1.00元。分布式發電僅補貼自發自用部分,額度為每千瓦時0.35元,并入電網的部分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燃煤發電標桿上網電價進行收購。
江西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全球品牌總監錢晶告訴記者,目前這一政策還沒有后續消息,具體的補貼電價、補貼的年限和結算的方式等,都還不確定。“很多政策都是原則性的,很難操作。”錢晶說,由于電價補貼政策不確定,投資者不敢輕易投資。
同時,對于下調后的補貼電價,業內普遍認為低于預期,恐難以充分調動投資者的積極性。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吳達成說:“為了實現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逐步下調補貼是大勢所趨,但在當前,過大幅度下調補貼力度將不利于我國光伏業復蘇。”
“光伏危機是暫時的,但能源危機是長期的。”賽維LDK總裁兼CEO佟興雪說,希望國家盡快完善相關政策,加快啟動國內光伏應用市場,這不僅能進一步優化我國能源結構,緩解能源供應壓力,而且也能幫助我國光伏行業盡快走出困境,在全球保持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