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一家LED照明企業爆料,公司近期接受當地市質監局檢查時,其智能LED照明產品被認為沒有生產標準而被處罰款。而事實上在3月份,公司去市質監局備案時,對方說沒有相關的國家標準不受理,所以一直沒有備案。此番被罰款,頗有被“釣魚島執法”的意味。
對于LED照明國家標準的呼吁,是行業一直以來討論的話題。盡管各地已經在制訂和試用自己的地方標準,但是標準混亂,企業這邊按標準是合格的,到那邊就成了不合格的,整個行業亂成一鍋粥!政府左右為難,企業搖頭興嘆,百姓霧里看花,不知道誰是誰非,誰對誰錯,誰好誰壞。由于缺少統一規范和標準,目前市場上LED照明應用產品種類繁多、性能各異、互換性差,給整個產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LED行業標準的成功在于科學性
目前,我國LED產業并無統一標準。現有產業鏈條上的4000多家企業,包括國內上市的22家企業,因為沒有標準,產品也顯得良莠不齊。
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ISA)秘書長岳瑞生介紹說,國際照明委員會、國際電子電機委員會、歐洲光引擎委員會、美國能源之星、ISA等機構都在制訂LED照明的標準,爭奪行業語話權。標準成功的關鍵在于科學性、實用性。而目前,LED照明標準之所以一直成為困擾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半導體照明產業鏈長,是電子信息和輕工照明兩個領域的交叉,其應用更是涉及廣泛,給標準制定和協調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二是LED的部分標準涵蓋在傳統照明產品中,比如,街燈和路燈的部分標準可能也是LED的標準;三是“標準”是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的。半導體照明產業處于發展初期,技術路線變化快、產品性能提升快,使得部分產品標準的腳步跟不上產品性能的發展,而可靠性試驗方法等基礎標準的制定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標準的制定還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
國標缺失引發行業秩序混亂質量問題頻出
近日,廣東省質監局發布了廣東省自鎮流LED燈產品質量省級專項監督抽查結果。抽檢結果顯示,在抽查的23批次自鎮流LED中,檢驗不合格17批次,不合格率高達73.9%。據了解,不合格項目涉及到意外接觸帶電部件的防護、潮濕處理后的絕緣電阻和介電強度、機械強度、故障狀態、色品容差、一般顯色指數、騷擾電壓、燈功率、耐熱性、互換性、功率因數、初始光效/光通量、防火與防燃等項目。數據顯示,目前LED產品故障70%都是由于核心部件---驅動電源問題造成的。
關于LED照明產品檢測不合格的消息,近期已經是多次出現。作為照明發展的必然趨勢,國家和政策大力扶持的項目,LED為何頻出質量問題?追根溯源,LED照明標準的缺失是關鍵。從電源到成品,LED照明都沒有一套標準體系,更沒有強制檢測認證的要求,完全是企業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質量不可能好。
LED產業要健康發展,離不開產品標準和技術監管。在照明行業,代工現象很嚴重,包括很多大品牌企業都大量采取代工。包括飛利浦、歐司朗、雷士照明等國際品牌都存在代工現象。一些大品牌一度代工量接近九成。代工本身并沒有錯,不過代工很可能會導致企業對代工廠的管控出現問題。品牌產品出現問題的原因不是代工模式,而是品牌企業在驗收代工產品的環節出現了問題。如果品牌企業派人長期駐守在代工廠,監督檢查代工廠的生產過程,有問題就能及時發現、及時返工,產品不合格就拒收,這樣基本上就能杜絕代工過程中不合格產品的出現。
對于LED照明國家標準的呼吁,是行業一直以來討論的話題。盡管各地已經在制訂和試用自己的地方標準,但是標準混亂,企業這邊按標準是合格的,到那邊就成了不合格的,整個行業亂成一鍋粥!政府左右為難,企業搖頭興嘆,百姓霧里看花,不知道誰是誰非,誰對誰錯,誰好誰壞。由于缺少統一規范和標準,目前市場上LED照明應用產品種類繁多、性能各異、互換性差,給整個產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LED行業標準的成功在于科學性
目前,我國LED產業并無統一標準。現有產業鏈條上的4000多家企業,包括國內上市的22家企業,因為沒有標準,產品也顯得良莠不齊。
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ISA)秘書長岳瑞生介紹說,國際照明委員會、國際電子電機委員會、歐洲光引擎委員會、美國能源之星、ISA等機構都在制訂LED照明的標準,爭奪行業語話權。標準成功的關鍵在于科學性、實用性。而目前,LED照明標準之所以一直成為困擾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半導體照明產業鏈長,是電子信息和輕工照明兩個領域的交叉,其應用更是涉及廣泛,給標準制定和協調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二是LED的部分標準涵蓋在傳統照明產品中,比如,街燈和路燈的部分標準可能也是LED的標準;三是“標準”是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的。半導體照明產業處于發展初期,技術路線變化快、產品性能提升快,使得部分產品標準的腳步跟不上產品性能的發展,而可靠性試驗方法等基礎標準的制定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標準的制定還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
國標缺失引發行業秩序混亂質量問題頻出
近日,廣東省質監局發布了廣東省自鎮流LED燈產品質量省級專項監督抽查結果。抽檢結果顯示,在抽查的23批次自鎮流LED中,檢驗不合格17批次,不合格率高達73.9%。據了解,不合格項目涉及到意外接觸帶電部件的防護、潮濕處理后的絕緣電阻和介電強度、機械強度、故障狀態、色品容差、一般顯色指數、騷擾電壓、燈功率、耐熱性、互換性、功率因數、初始光效/光通量、防火與防燃等項目。數據顯示,目前LED產品故障70%都是由于核心部件---驅動電源問題造成的。
關于LED照明產品檢測不合格的消息,近期已經是多次出現。作為照明發展的必然趨勢,國家和政策大力扶持的項目,LED為何頻出質量問題?追根溯源,LED照明標準的缺失是關鍵。從電源到成品,LED照明都沒有一套標準體系,更沒有強制檢測認證的要求,完全是企業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質量不可能好。
LED產業要健康發展,離不開產品標準和技術監管。在照明行業,代工現象很嚴重,包括很多大品牌企業都大量采取代工。包括飛利浦、歐司朗、雷士照明等國際品牌都存在代工現象。一些大品牌一度代工量接近九成。代工本身并沒有錯,不過代工很可能會導致企業對代工廠的管控出現問題。品牌產品出現問題的原因不是代工模式,而是品牌企業在驗收代工產品的環節出現了問題。如果品牌企業派人長期駐守在代工廠,監督檢查代工廠的生產過程,有問題就能及時發現、及時返工,產品不合格就拒收,這樣基本上就能杜絕代工過程中不合格產品的出現。